几千年来,波罗的海的鱼类物种已经形成了冬季海面结冰时的应对方式,但气候变化正在扰乱这种模式。
波罗的海向北延伸为芬兰和瑞典之间的波的尼亚湾,向东延伸为直至俄罗斯圣彼得堡的芬兰湾。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德国和丹麦也有波罗的海海岸。
波罗的海由半咸水组成,它比淡水更咸,但比丹麦另一边的大西洋的咸度低。这就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生态系统,其中生活着海洋和淡水的物种。
冰层下会发生什么?
根据天气条件和纬度的不同,波罗的海的冰层最早可在10月形成,并可持续到4月。平均而言,冰层往往覆盖波罗的海的44%。
为了应对覆冰和其他冬季条件,波罗的海的鱼类可能会寻找新的地点,不然它们的新陈代谢就可能发生变化。
芬兰自然资源研究所(Natural Resources Institute of Finland)的高级科学家亚利·莱达涅米(Jari Raitaniemi)解释说,在冬季,“水柱最冷的部分就位于冰层之下”,而沿着海底的温度更高,大约为三到五摄氏度。
深水
莱达涅米说:“当秋末冬初水温下降时,一些鱼种会从浅水区移到深水区,在那里度过最寒冷最黑暗的时期。”
包括鲈鱼、鲱鱼和白梭吻鲈在内的鱼种在冬季期间会移到更深、更暖的水层。一些冷水鱼,如四角床杜父鱼,则喜欢较低的温度,可能移动到靠近覆冰的地方。
另一种适应技能是降低新陈代谢。鱼类的新陈代谢在冬季下降。它们的活动减少,并能在不进食的情况下生存更长的时间。
海洋变化
气候变化导致平均水温上升。近几十年来,波罗的海的表面水温上升速度超过了全球海洋的平均温度。某些物种能很好地适应这种变化的环境。由于气候变化,我们可以预计暖水物种将比以前更多地在波罗的海中繁殖。
莱达涅米说:“在波罗的海沿海地区,正在发生冷水物种被暖水物种取代的转变。”
波罗的海的变化也将对商业渔业产生影响。“鳕鱼、鲱鱼、鲑鱼、白鱼——它们将不被看好,”瑞典农业科学大学海洋生态学和沿海鱼类动力学研究员严斯·奥而森(Jens Olsson)说,“它们的数量会减少。”
可以预计,在未来,海洋物种在波罗的海将变得不那么常见,并且不那么容易被消费者获得。不断变化的条件会影响它们的进食、繁殖和生长。
波罗的海中出现入侵物种
外来物种(也称为入侵物种或非本地物种)是指人们有意或无意地从一个地方运到另一个地方的物种。它们经常在船舶排放压舱水时进入该地。目前约有10个外来鱼种生活在波罗的海的芬兰海域。
根据总部设在赫尔辛基的波罗的海海洋环境保护委员会(Baltic Marine Environment Protection Commission)统计,在2011年至2016年期间,包括藻类、甲壳类、蜗牛和蠕虫在内的十几个海洋物种被引入波罗的海。入侵物种构成了快速变化的生态系统的一个方面;它们也是气候变化如何影响世界各地鱼类的生命周期、迁移模式和生存的部分写照。
由于冬季较为温和,越来越多的外来物种得以在波罗的海茁壮成长。这对数千年来一直在波罗的海栖息地居住的本地鱼类物种造成了干扰。
黑口新虾虎鱼是一个受益于水温升高的入侵物种的例子。它原产于黑海和里海地区,然而波罗的海的条件适宜,让它们能够在冬季生存。1990年,黑口新虾虎鱼首次在波罗的海被发现,后来数量成倍地增长。
对未来的预测
2019-20年冬季,波罗的海的覆冰仅为3.7万平方公里,这是有记录以来的最低值。卫星获取的数据始于1979年,其他观察方法可以追溯到1700年代。自1991年以来,波罗的海平均覆冰面积为14.1万平方公里,而波罗的海的总面积为42万平方公里。在未来,我们将会继续目睹更短的冰季和更薄的覆冰。
这些变化也在影响鱼类以外的野生动物。季节性的覆冰是波罗的海环斑海豹生命周期的核心部分。莱达涅米说:“这些海豹整个冬天都在冰上开洞,以便能够呼吸”。海豹在海冰上的雪堆里做窝。“它们需要冰和雪来分娩。”(有个相关的淡水物种——只在芬兰东南部赛马湖中生活的严重濒危的赛马环斑海豹也依赖冰和雪。)
水生环境和食物网是复杂的。然而从长远来看,我们可以预期,波罗的海变暖会对生活在海里或依赖海洋的动物产生严重的破坏性影响。
除了气候变化,波罗的海鱼类的其他压力因素包括富营养化(营养水平过高,通常来自农业化肥径流)、接触危险化学品,以及偶尔的过度捕捞。
“为了避免在未来看到实质性的变化,我们需要继续努力减少富营养化,并阻止气候变化,尽管这非常困难。”奥尔森说,“当然还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对政治家产生影响。”
撰写:Emma De Carvalho,2022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