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鼓励关于平等和包容的国际探讨,并对所有促进该项工作的人表示支持,芬兰将用代词hän来启动这一对话。
Hän(ä的发音与“at”中的a相仿)很早就存在于芬兰语中了,早在1543年第一本芬兰语课本问世之前就有了。芬兰语不是唯一拥有中性第三人称代词的语言,但是对于来自日耳曼、罗马或斯拉夫语系的人而言,芬兰语的这一特点恐怕是他们会最先注意到的特征之一。
平等的词汇表
柏林、布鲁塞尔和伦敦的居民们也许已经注意到了芬兰感谢德语、法语和英语为其提供了外来语单词的户外广告。和许多其他语言一样,芬兰语里也有许多外来语——历史上某一时期从其他语种“借”来的表达,后来成了芬兰语单词。
在Hän网站上甚至还有一个单词生成器,罗列了芬兰语从其他语种借入的单词。为每一种语言都做一个生成器是不可能的,因此这个网站挑选了五种相对常见的语言。
举例来说,英语单词“team”(团队)到了芬兰语里,成了“tiimi”,而体育运动术语“tackle”(拦截,铲断)则成了芬兰语“taklata”。德语里的“Mettwurst”(萨拉米香肠)就是芬兰语里的“meetvursti”,“Flügel”(三角钢琴)就是“flyygeli”;西班牙语单词“Bailar”(开派对)成了芬兰语里的“bailata”,而“caramelo”(焦糖)就是“karamelli”。
法语单词“boulevard”(大道)成了芬兰语单词“bulevardi”,而“boutique”(精品店)成了“putiikki”。芬兰语单词“lääkäri”(医生)明显来自瑞典语单词“läkare”,而芬兰语“sänky”(床)来自于瑞典语“säng”。
在任何国家维持和改善平等状况,都要求不间断地保持警惕和采取行动。尽管平等意识在芬兰语中根深蒂固,表现为中性代词,但芬兰语与所有其他语言一样,仍然存在着男女区别对待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通过宣传hän的用法,芬兰表达了对外来语的感激之情,并谦恭地为世界提供了一个单词,传达了一种理念,强调平等的重要性及其塑造社会的力量,无论是在芬兰国内还是任何其他地方,无论当地人讲的是何种语言。
有效实现平等的地方
随着芬兰学生屡次在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等全球评比中名列前茅,芬兰教育体系的平等性已经广为人知。推动芬兰教育体系发展的长期任务之一就是确保平等。
追溯至1866年,芬兰就已经开始确保教育人人可享,从而避免因存在教育精英阶层和教育水准低下的下等阶层而造成的社会不平等。1921年,政府规定所有儿童必须接受六年义务教育。七十年代中,芬兰将强制义务教育延长到九年,并采取了进一步措施确保所有儿童享受平等的免费教育,无论其社会经济地位如何。
出于同样的考量,芬兰建立了母婴保健诊所的网络,一视同仁地为所有孕妇提供医护和咨询,不论社会背景。这套体系始创于三十年代——芬兰成为婴儿死亡率和产妇死亡率全世界最低国家之一,该体系功不可没。芬兰总统绍利·尼尼斯托(Sauli Niinistö)的夫人燕妮·豪吉欧(Jenni Haukio)和所有芬兰母亲一样,在公立医院分娩生下儿子,许多外国人对此感到相当惊讶。
认可平等事业的成就
芬兰驻世界各国的大使馆正在遴选当地的个人、项目和团体,准备给予认可。目的是感谢他们在社会各阶层推动平等和包容的工作。
首批获得该项认可——被戏称为Hän奖——的16个个人或组织分别来自比利时、克罗地亚、法国、德国、匈牙利、印度尼西亚、意大利、日本、纳米比亚、挪威、波兰、新加坡、西班牙、泰国、英国和美国。他们活跃在教育、少数族裔权利、性别平等等多个领域。
波兰的反对恐同组织KPH支持所有人享有平等权利和机会,无论其性取向或性别认同。挪威的“女孩与技术”(Jenter og teknologi)组织旨在增加选修理工科的女孩的数量,以确保未来技术领域的性别多元化。
印度尼西亚的“我们一家人”(Rumah Kita Bersama)基金会的目标是通过宣传、教育及提高认知为女性、儿童和边缘群体赋能。在日本,上野千鹤子(Chizuko Ueno)女士是女权主义和性别研究的先驱,她不倦而无畏地为争议话题而奔走。
首批Hän奖获奖者的完整名单以及关于他们的更多信息请参见这里。
欢迎所有人参与到这一对话中来。芬兰通过把单词hän介绍给世人,提醒世界关注平等的议题。
撰稿:“这就是芬兰”编辑部,2019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