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头号画家海伦·谢夫贝克重获关注

2020年初,赫尔辛基阿黛浓美术馆观众人次创纪录的画展以及新传记影片的上映,标志着芬兰女画家海伦·谢夫贝克重新获得了各个年龄层次观众的关注。我们采访了演员劳拉·比恩和策展人安娜·玛丽亚·冯·邦斯多夫。

或许可以说,海伦·谢夫贝克(Helene Schjerfbeck,1862–1946)的艺术家生涯是从四岁开始的:她从楼梯上跌下来,摔断了髋骨。康复期间她父亲斯凡特给了她一支铅笔,她就这样开始画画了。

海伦年仅13岁时父亲斯凡特去世了。她母亲奥尔加独自一人抚养两个孩子长大。

海伦·谢夫贝克11岁的时候就赢得了一笔奖学金,进入了芬兰美术协会的绘画学校学习,从而成为该校有史以来录取的年龄最小的学生。

出国求艺

A painting shows tall trees silhouetted on a hillside.

谢夫贝克1894年的画作《菲耶索莱的丝柏》(Cypresses, Fiesole)。菲耶索莱位于意大利佛罗伦萨附近。照片提供:Hannu Aaltonen/阿黛浓美术馆/芬兰国家美术馆

毕业后,她非常想去巴黎,但是年龄太小,不能独自旅行。她只好待在赫尔辛基,师从芬兰画家阿道夫·冯·贝克(Adolf von Becker)学习法国外光派现实主义。

18岁那年,谢夫贝克终于去了巴黎,旅费是芬兰参议院资助的。后来十年里她大部分时间都在旅行,与布列塔尼、佛罗伦萨和康沃尔的圣伊夫等地的艺术家群体都有来往。

谢夫贝克不同于她那个时代的许多画家,她不是民族浪漫主义者。她反而从当时的视觉艺术文化当中汲取灵感,包括时装、杂志、广告等,从而成为早期现代主义运动的重要人物之一。

展览引起广泛关注

A painting portrays two fashionably dressed women from the early 1900s, one with a hat on.

《家庭传承》(The Family Heirloom,1915–1916)表明谢夫贝克从她那个时代的视觉艺术文化和时尚中汲取灵感。照片提供:Yehia Eweis/阿黛浓美术馆/芬兰国家美术馆

2019年和2020年初,伦敦的皇家艺术学院和赫尔辛基的阿黛浓美术馆(Ateneum)合作举办了时间上前后相继的两个谢夫贝克画展。皇家艺术学院组织的回顾展被简单地命名为《海伦·谢夫贝克》,把她介绍给广大的英国观众。《经济学人》杂志为此写道:“除非你是芬兰人,否则你可能都没有听说过这位神秘的画家。这就是为什么她的画展很重要。”

阿黛浓美术馆的画展题为《我在旅行中找到了自己》(Through my travels I found myself),以谢夫贝克在圣伊夫的时期和她从当时的时尚艺术中获取的灵感为重点。“芬兰观众早已熟悉了谢夫贝克,所以我们必须做点不一样的事情。”策展人安娜·玛丽亚·冯·邦斯多夫(Anna-Maria von Bonsdorff)表示。

“距离我们上一次举办谢夫贝克画展已经过去七年了。”她说,“由于她的许多作品都在国外,例如日本和德国,我们这里只有【相对】少数画作。我们几乎每周都收到反馈,说我们应当展出她更多的作品。”

观众人数创纪录

A painting shows a woman embracing a small child on the floor of a room with one window open.

海伦·谢夫贝克画作《母亲与孩子》(Mother and child,1886),是阿黛浓美术馆平均每日观众人次创纪录的展览《我在旅行中找到了自己》中展出的作品之一。
照片提供:Hannu Aaltonen/阿黛浓美术馆/芬兰国家美术馆

阿黛浓美术馆的展览平均每天接待3102人次观众,这是阿黛浓历史上的最高每日观众人次纪录。从2019年11月15日至2020年1月26日,观众总数达到了186112人次。相比之下,阿黛浓2009到2010年的毕加索画展平均每天的观众是2835人次,尽管那次展期比此次谢夫贝克画展长了两个月时间,观众总人次数更高。

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的展览同样很受欢迎,该展览画册成为学院历史上第三畅销的画册.冯·邦斯多夫说,她希望这将有助于美术馆人员找到失落的三幅谢夫贝克画作的下落,这三幅画被认为目前应在英国。

敢作敢为又才华横溢

A woman with a paintbrush in hand looks at a man, who in turn is looking at the picture she is painting.

劳拉·比恩和约翰奈斯·霍洛帕宁主演的影片《海伦》讲述了谢夫贝克与埃纳尔·路透共同生活的这段人生故事。
照片提供:Nordisk Film

谢夫贝克据说有过两段恋情:第一次她爱上了一名画家,但究竟是哪一位尚没有定论;她的另一个情人是埃纳尔·路透(Einar Reuter),后来成了她的传记作者。这第二段爱情故事是安蒂·J·尧基宁(Antti J. Jokinen)2020年的新影片《海伦》(Helene)的焦点,影片改编自2003年出版的同名小说,作者是拉克尔·列胡(Rakel Liehu)。

尧基宁的这部影片对白用的是芬兰语,然而谢夫贝克其实是讲瑞典语的芬兰人。(瑞典语和芬兰语都是现代芬兰的官方语言。)

影片将谢夫贝克描绘成一位敢作敢为、才华横溢、极有主见的女性。饰演谢夫贝克的劳拉·比恩(Laura Birn)为了演好这一角色,跟随画家安娜·瑞图莱宁(Anna Retulainen)学习了好几个月。

艺术、爱与友谊

A woman sitting at a table rests her arms and head on the table.

在影片《海伦》中,海伦·谢夫贝克(劳拉·比恩饰)的人生有喜有悲。
照片提供:Nordisk Film

“我观察她画画,她教我怎样握笔,怎样调色。”比恩说,“我们一起画画,谈艺术,谈谢夫贝克,谈作为女画家的身份,谈电影、表演和人生。这是我经历过的最有意思的角色准备过程。”

《海伦》讲述了谢夫贝克与路透(约翰奈斯·霍洛帕宁【Johannes Holopainen】饰)之间命运多舛的爱情故事。路透比谢夫贝克小19岁,两人最终分道扬镳。伤心欲绝的谢夫贝克得到了画家好友海莱娜·韦斯特马克(Helena Westermarck)(克里斯塔·科索宁【Krista Kosonen】饰)的帮助,并且靠艺术创作分散注意力,最终与路透仍保持着朋友关系。她后来一直与路透有书信往来,直至去世。

“在研究她之前,她在我头脑中的形象一直是一名脆弱的艺术家。”比恩说,“但我发现她其实是个热情、偏执、好奇、有野心、戏剧性的人,有一种冷幽默感。”

追随者重新多了起来

Four paintings in a row show how one woman becomes older, and the painting style also becomes more sparse in line and colour.

策展人常常尽可能把谢夫贝克的自画像放到一起展览。这四幅画和其他几幅自画像入选了阿黛浓美术馆的《我在旅行中找到了自己》画展。
照片:《自画像》(1884–1885),Henri Tuomi摄;《自画像》(1912),Yehia Eweis摄;《带红点的自画像》(1944),Henri Tuomi摄;《自画像,镜中的我》(1945),Hannu Pakarinen摄;全部为阿黛浓美术馆/芬兰国家美术馆馆藏作品。

谢夫贝克的艺术生涯长达近70年,她最著名的画作大概就是她的自画像了。她曾经画过40幅左右自画像,时间跨度从青年时期一直到老年。“创作了这么多自画像的画家,在全世界范围内也是很少见的。”冯·邦斯多夫说。

谢夫贝克的光芒常常被同时代的男性画家所掩盖,如阿克塞利·加仑·卡雷拉(Akseli Gallen-Kallela)等。但近年来发生了一些变化。“新一代观众对她更感兴趣。”冯·邦斯多夫说,“她似乎更符合当代口味。她对日常题材的运用更能吸引年轻观众。”

她的追随者又重新多了起来。“十年前,谢夫贝克还不能被称作【芬兰的】头号画家。”冯·邦斯多夫说,“但现在她是当之无愧的。”

撰稿:Tabatha Leggett,2020年7月

赫尔辛基的阿黛浓美术馆和古冷伯里美术馆(Villa Gyllenberg)、芬兰中部城市曼黛(Mänttä)的约斯塔·塞拉修斯(Gösta Serlachius)博物馆、芬兰西南部城市图尔库的图尔库美术馆(Turku Art Museum)的永久藏品中均有海伦·谢夫贝克的画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