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的环境保护

芬兰是如何保护自然环境的?

芬兰在如何保护自然环境方面展示了许多很好的案例。广泛详细的环境数据和高层次的技术专长组成了芬兰有效的环保政策的基石。作为世界上最富裕的工业化国家之一,芬兰也能够负担必不可少的环境投资。芬兰的低人口密度和相对来说没有被污染的自然环境也促进了对自然的保护。

芬兰成功的环境政策的成果显而易见。许多被污染的湖泊和河流已经被妥善治理。工厂附近的空气质量大幅度地得到了改善。芬兰建立了一个广泛的自然保护区网络,以保护生物多样性。森林是芬兰最为珍贵的自然资源,如今它比过去得到了更为妥善的管理,年增长率也比砍伐率要高很多。

大型工厂的排放被严格地控制。农业,运输和家庭的排放控制也有了改善,但和工业排放控制相比还是有待提高。除此之外,仍需减少交通引起的二氧化碳,噪音和微粒的大气排放,以及农场和未连接到污水系统的分散型小村落引起的水源营养排放。

虽然芬兰在保护某些濒临灭绝的物种方面取得了成效,但是在阻止生物种类减少方面的努力仍然不够。阻止气候变化的战争也必需在芬兰和全球更加坚定地开展下去。不过,成功减少了酸化问题至少已经说明计划完善的战略性环境政策能够帮助我们达到既定目标。

更多资讯:

敏感的北方环境

环境保护的主要目的是在任何损害发生之前,首先预计到风险,从而防止损害的发生。在寒冷的北国环境中,尤其需要注意到关键的生态临界点,因为这里的自然从被破坏的过程后恢复过来需要更加漫长的时间。

芬兰拉普兰地区的植被对于砍伐和养殖驯鹿的过度放牧所造成的影响特别敏感。幸好,通过对大面积森林的保护和驯鹿数量的限制,这些威胁已经渐渐减少。拉普兰旅游业的发展也会对环境造成负担,但同时也能够鼓励环境保护,因为大多数游客是被这片地区没有受到污染的大自然吸引来的。

左图: © 芬兰推广委员会/佩卡•鲁果拉   		右图: © 芬兰旅游局   		      		拉普兰地区的旅游会对环境造成负担,但同时也能够鼓励环境保护,因为大多数游客是被这片地区没有受到污染的大自然吸引过来的。

左图: © 芬兰推广委员会/佩卡•鲁果拉 右图: © 芬兰旅游局    拉普兰地区的旅游会对环境造成负担,但同时也能够鼓励环境保护,因为大多数游客是被这片地区没有受到污染的大自然吸引过来的。左图: © 芬兰推广委员会/佩卡•鲁果拉 右图: © 芬兰旅游局    拉普兰地区的旅游会对环境造成负担,但同时也能够鼓励环境保护,因为大多数游客是被这片地区没有受到污染的大自然吸引过来的。

左图: © 芬兰推广委员会/佩卡•鲁果拉   		右图: © 芬兰旅游局   		      		拉普兰地区的旅游会对环境造成负担,但同时也能够鼓励环境保护,因为大多数游客是被这片地区没有受到污染的大自然吸引过来的。

左图: © 芬兰推广委员会/佩卡•鲁果拉 右图: © 芬兰旅游局    拉普兰地区的旅游会对环境造成负担,但同时也能够鼓励环境保护,因为大多数游客是被这片地区没有受到污染的大自然吸引过来的。左图: © 芬兰推广委员会/佩卡•鲁果拉 右图: © 芬兰旅游局    拉普兰地区的旅游会对环境造成负担,但同时也能够鼓励环境保护,因为大多数游客是被这片地区没有受到污染的大自然吸引过来的。

比起从一开始就防止破坏的发生而言,去补救已经造成的环境伤害则更为困难和昂贵。在最糟糕的情况下,破坏甚至是无可修复的。北极圈的气候条件可能对拉普兰北部被砍伐林木的再生有抑制作用。从另一方面来说,预期的气候变暖现象可能会彻底把适应寒冷气候的物种和整个生态系统都毁灭掉。

气候变化会导致冰雪覆盖的减少,这对于诸如萨伊马环斑海豹等动物来说可能是致命的。因为冬天的时候,芬兰东部萨伊马(Saimaa)湖区的湖面上结了冰,这些稀有的海豹在湖面上紧实的雪堆里挖洞筑窝,养育小海豹。由于动物保护主义者的努力,海豹的数量从上世纪80年代起就一直在慢慢地增长。然而,海豹的数量仍然只有300个不到,而且增长得也很慢。萨伊马环纹海豹还曾经遭遇过渔民的捕杀和汞等有毒物质污染的威胁。现在,对于捕鱼的控制减少了小海豹在渔网或者渔栅中被捕捉的可能性,但是海豹的生活还是受到了冬季雪上摩托以及兴建湖边度假别墅的干扰。

2988-envir8_b-jpg

©芬兰旅游局

如果有足够的时间和资金,其实许多环境问题都可以被减轻。但是若要解决芬兰内陆水域和波罗第海的富营养化过程,则需要几十年的时间。 如果磷和氮的排放可以被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的话,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一部分水域可以通过自然的过程从过度营养化的状态中恢复过来。 但是,在芬兰至少有1500个湖泊需要通过更为积极的生态修复措施才能有效地与富营养化过程作战。这些措施包括有选择性地捕鱼,补氧,或是去除水生植物。芬兰已经将这些措施运用到近1000个湖泊的治理上了。

富营养化过程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代表了一个逐渐发生的环境变化,当这种变化超过了一个临界点时,忽然之间就引起了公众的关注。 1997年夏天,藻类在芬兰湾大量繁殖。富营养化过程也第一次成为全面讨论的焦点。蓝绿色的藻类在芬兰的水域里一直可见,但是如此大量的出现则是几十年过剩营养的清楚可见的结果。

80%的芬兰湖泊的水质可以被评定为极好或者优良,靠近工厂的水质也得到了改善。但是芬兰那些小而浅的水域容易受到污染的影响,所以依然需要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措施。

更多咨讯

  • 芬兰环境保护的现状
  • 生态临界点

芬兰在环保方面的成功案例

芬兰在许多全球性的环保标准比较排名中都名列前茅,比如世界经济论坛的环境可持续性指数。芬兰的强项在于高效的环境管理和法规,以及社会的各个领域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视。

但芬兰并不是在所有的比较中都排名前列的。芬兰需要改善的方面有巨大的生态足迹,材料和能源的高消费量和过量的温室气体排放。

世界自然基金会用来评测社会或个人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的指标是生态足迹。它显示了为了达到我们的消费水平和处理我们产生的垃圾和排放所需要占用的生物学上的生产面积。一项最近的比较性研究表明,芬兰的人均自然资源消费率是世界上第三高的。

2988-envir4_b-jpg

© 庞塞(Ponsse)

根据世界自然基金会的调查,芬兰公民的人均生态足迹为约7.6全球公顷。这一足迹是全球平均值的三倍多。的确,芬兰人均生物学上的生产面积为12全球公顷。然而,这个数字比全国的消费率要高得多。数字居高不下的原因在于芬兰广大地区内的分散分布的森林。

芬兰人制造的环境负荷的绝对值也是很高的。如果把所有芬兰用的自然资源加在一起,算出芬兰的总资源需求TMR的话,那么很明显,每人每年要用到100吨的资源。这一数据也包括了制造产品和服务所需要的隐藏的物资消耗。这些高数值是由芬兰的高生活水准,大规模密集型的金属和森林工业,以及寒冷的气候和房屋之间距离较远而引起的能源需求造成的。

当今的环境政策主要的目标是增加资源利用的效率。为了推广这样的政策,生态效益的概念被广泛提及,即用同样数量的资源制造更多商品,创造更多安康。为了提高生态效益而设计的提案包括了一项在2005年启动的覆盖范围广泛的全国性计划。这一计划的目的便是为了推动可持续的消费和生产。这项计划包括了70多项用来节约能源和自然资源的措施。唯有依靠全社会的积极参与才能让这些目标得以顺利达成。

更多资讯

  • 可持续性的发展
  • 环境可持续性指数

波罗的海是否永远地生病了?

有些专家担心波罗的海的状况已经严重恶化,可能再也无法恢复到自然状态了。波罗的海是一个浅海,和开放的海域间的水量交换非常缓慢。在它的集水区居住着520万芬兰人和8千万其它居民。来自家庭,单位,农场和船只的污染大部分都排到了海里。波罗的海严重的生态问题表现在大量海藻的繁殖,鱼的数量的减少和海床上大面积无生命区域的出现。

大面积的海床上缺少了生物所必需的氧气,这是大量排入波罗的海的营养物质所造成的。当海藻和其它有机物质沉到海床上腐烂分解的时候,氧气就被用尽了。在缺乏氧气的情况下,大量的磷从海床的沉积物中被释放到海水中。这种内部的营养负担会延长富营养化过程,即使从陆地上排放的新的营养物质得到了控制。

唯有从北海沿着丹麦海峡顺着海床涌来一股巨大的咸水流的时候,波罗的海底部的海水才会被有效地置换。然而,这种情况只是偶尔才会发生,最近几十年里发生的机率更低。不知是因为自然的变化还是气候变暖对海流也造成了影响。

2988-envir9_b-jpg

照片: 马蒂•林度能(Martti Lintunen)

从芬兰沿海城镇和渔业养殖场排放到波罗的海中的营养物质已经显著减少。俄罗斯城市圣彼得堡是向芬兰湾排放营养物质的最大的单个来源。芬兰对圣彼得堡的污水处理也作出了贡献,这也是改善芬兰湾状况的最快速的方法。

波罗的海的状态在长时间以来一直困扰着其沿海国家的居民和政客。最早的国际环境协议之一 — 赫尔辛基条约就是沿海国家在1974年共同签署的关于保护波罗的海海域环境的协定。为此建立的赫尔辛基委员会(HELCOM)的主要职责是协调条约的执行和改善波罗的海周边的环境保护。

正因为这些全国性的和国际性的举措,排入波罗的海的有毒化学品的数量已大幅度减少。许多沿海国家也抑制了营养物质的排放。波罗的海周边一半以上最严重的污染源已经被妥善处理,也被从HELCOM的警戒名单中删除了。只有一个原先列在芬兰十个警戒污染源之中的一个还存在着,那就是芬兰西南部多岛屿海边的农田。

更多资讯

  • 波罗的海门户

绿色和宽敞的城市

根据国际标准,芬兰的城市相对较小,而且点缀着许多绿色区域。很多城市是近年来才刚刚发展起来的,而且正在快速发展当中。直到20世纪中期,芬兰还基本上是一个农业社会。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才开始了大规模的工业化进程。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开始,对于工业劳动力和农业机械化的新的需求带来了快速的城市化。近年来的移民趋势表现在人们从较小的镇搬到为数不多的较大的都市中心。

移民和快速的建设造成了空间上分散的郊区群落,在大城市的边缘尤为显著。这一趋势对环境会造成问题,比如增加交通,能源消耗和对自然资源的使用。当家庭,服务设施和工作单位分散在大面积区域中的时候,很难安排有效的公共交通系统。城市规划师们现在力求将新的建筑规划在靠近生活必需的基础设施的建成区域之内。良好规划的城市发展仍然会给绿化和大自然留下足够的空间。

与城市有关的空气污染和其它环境问题在芬兰的城市中心内相对较少。最为严重的健康问题是微粒排放和噪音。有80多万芬兰人居住在噪音等级超过55分贝的生活环境中 。道路交通是这一音源污染的主要来源。这种污染较难被减少,因为居民区一般都和道路相接较近。

大气中的微粒污染对城市空气质量有较大影响。尤其春天的时候,芬兰的干燥空气中带有高浓度的微粒。这些微粒来自冬季防滑轮胎与道路摩擦刮落的碎屑和冬季撒在道路上防滑用的沙砾。这一问题已经严重到引起了公众的广泛担忧。从供暖系统排放出来的微粒也是一个健康隐患,特别是在那些多数家庭采用木柴取暖的地区。

更多资讯

  • 芬兰的土地使用和建筑

气候变化和能源

全球的气候变化将给芬兰带来特别巨大的影响。芬兰有关专家预测,到2080年,芬兰的年度平均气温将上升2至7度,年度降雨量将增加5%至40%。在芬兰南部,冬季可能大多数时候不再下雪,然而北部的雪量可能比以前更多。

2988-envir5_b-jpg

芬兰旅游局/哈努•皓达拉(Hannu Hautala)

芬兰的温室气体排放在绝对值上只占了全球排放的很小部分,但是如果按人均算的话则非常高。联合国京都协议中芬兰的目标是把排放值降低到20世纪90年代的水平。然而,要实现这一目标是非常困难的。近年来的排放水平已经很明显地超过了这一指标,只有几年是例外的。

芬兰处于北方。这样的地理位置增加了对于能源和自然资源的需求,但是寒冷的气候也使得芬兰人试图更有效地生产和使用能源,并且妥善地做好自己的房屋的隔热措施。芬兰是世界上使用热电联产CHP的领先的国家之一。同一家电厂生产的电能用来提供给当地电网,生产的热能则用于房屋供暖和工业流程。这种系统被称为区域供热,把在发电过程中产生的热能很好地利用了起来。

可再生的能源资源占到芬兰使用的总能源的四分之一。这一比例在国际上也是非常高的。这类可再生资源的大部分是以纸浆和造纸工业的剩余物为原料生产的,比如生物沉淀物和木屑。在芬兰使用的50%的木头都是被用来燃烧后制造能源的。

1996年至2006年期间芬兰的能源资源图表.

1996年至2006年期间芬兰的能源资源图表.1996年至2006年期间芬兰的能源资源图表.

芬兰将近50%的能源来自于油,气或是煤的燃烧。核能占了芬兰能源生产的16%,泥炭占5%。当芬兰的第五个核反应堆投入使用后,核能的比重还会增加。

芬兰能源政策的目标是大幅度增加可再生能源资源的使用。目前,风能,太阳能,地热和地源热只被开发了很小的规模。但是,芬兰用地源热来加热的建筑却一直在快速增长。芬兰最大的挑战是找到更有效节约能源的方法。

更多资讯

  • 气候变化
  • 芬兰的气候

酸化的威胁在减少

针对酸化所做的努力是环保领域内最成功的范例之一。在全国和全球范围内施行针对性的政策起到了预期的效果。芬兰的土壤不耐酸化,因为它的钙浓度很低,无法缓冲大气污染给土壤带来的磷氮化合沉淀物所引起的酸化作用。芬兰的农田土壤天然呈酸性,必须经常性地施石灰中和。

得益于多个国际环境保护协议,更为清洁的燃料的开发以及排放物清理技术,酸化物的排放已经在欧洲大幅度下降。苏联的解体也减少了芬兰东部边境那边的大气酸化排放物。芬兰自己的大气磷氮排放如今只有1990年的25%和60%。

芬兰酸化排放物图表.

芬兰酸化排放物图表.芬兰酸化排放物图表.

酸化对很多植物都有危害性,特别是水生植物。北部芬兰的森林和内陆水域对此尤其敏感,因为它们的缓冲能力较弱。南部芬兰的种群则对酸化更具耐受性。

酸化合成物的危害性可以用警戒值来表述。警戒值是一个生态系统不受到严重损害而能够承受的最高含量的不纯净物质。如果警戒值被超过的话,整个生态系统的运作就会受到威胁。根据这样的指数,芬兰受酸化的威胁总体上在降低。

更多资讯

  • 芬兰的酸化

有毒的化学品

环境中有毒化学物质的不正常的浓度已经引起了公众的重视,但在芬兰,有毒化学物质的浓度并未对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最具危害性的物质的排放已经大幅度降低。比如,每年大气中铅的排放量已经从20世纪80年代的1000吨减少到了如今的20吨。芬兰也没有受到来自其它国家的大量有毒的大气污染。

芬兰的冬天非常冷,很多农作物害虫无法生存,所以农民不用象南方国家一样使用很多农药。但在严寒的条件下,仅仅少量的有害物质也会对敏感的生态系统造成致命的危害,因为寒冷的气候会减慢有毒物质的自然分解过程。

唯有几种化学品是经过了它们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详细全面的研究的。欧盟的REACH是针对化学品的登记,评估和批准的一套法规系统,目的是改善与化学品有关的风险管理。这套系统的关键是一个由位于赫尔辛基的新建立的欧洲化学品管理局维护的数据库。数据库内会包括所有在欧盟国家生产或者进口到欧盟国家的超过一吨的化学物质的资料。据估计,这一系统会包括3万种化学品。

全面了解各种不同化学品的属性是非常重要的,这样才能确保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危害性较大的化学品被排放到自然环境中。预防措施十分关键,因为许多有害物质会永远在自然中生存,或是极其缓慢地分解。被化学品所污染的土壤在几十年后依然会引起各种问题。在芬兰,约有2万处受污染的地方。20世纪90年代末期,对这些地块的修复工作被加强了。近年来,每年有几百处地块被清理。

更多资讯:

  • 欧洲化学品管理局
  • 有毒的化学品

芬兰的生物多样性

芬兰的生物多样性记录工作做得非常好。这要感谢高质量的研究和很多积极的业余自然学家的努力。从另一方面来说,芬兰的自然物种比热带雨林里的物种也要少很多。芬兰约有4万2千种野生的物种。尽管研究人员作了很多工作,还是仅仅得到了对其中1万5千种物种的保护状况的足够的信息,可以用来作评估。约十分之一用来评估的物种被归到受威胁的类别中。约200个物种被证明在芬兰已经灭绝了。

芬兰和其它欧盟国家决心在2010年前阻止生物多样性的不断下跌,但是这个目标不太可能被实现。到2010年,芬兰受威胁物种的数量估计会增加10%。

芬兰大多数受威胁的物种是和森林或农田有关的。伐木,被商业化管理的森林中缺乏腐木,剩余的自然森林较为分散。这些问题引起了森林物种的减少。另外,由于农业密集化,那些在传统农场中的小规模,生态上多样化的物种在芬兰的农村几乎已经绝迹。在海边进行楼房开发也减少了生物多样性。

左图: © 芬兰旅游局/埃洛•凯米拉(Eero Kemilä)   		右图: ©芬兰旅游局   		       		熊(左图),猞猁,狼和狼獾等芬兰大型食肉动物的数量近年来有所增加。芬兰的国鸟疣鼻天鹅(右图)的数量自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也越来越多了。

左图: © 芬兰旅游局/埃洛•凯米拉(Eero Kemilä) 右图: ©芬兰旅游局    熊(左图),猞猁,狼和狼獾等芬兰大型食肉动物的数量近年来有所增加。芬兰的国鸟疣鼻天鹅(右图)的数量自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也越来越多了。左图: © 芬兰旅游局/埃洛•凯米拉(Eero Kemilä) 右图: ©芬兰旅游局    熊(左图),猞猁,狼和狼獾等芬兰大型食肉动物的数量近年来有所增加。芬兰的国鸟疣鼻天鹅(右图)的数量自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也越来越多了。

左图: © 芬兰旅游局/埃洛•凯米拉(Eero Kemilä)   		右图: ©芬兰旅游局   		       		熊(左图),猞猁,狼和狼獾等芬兰大型食肉动物的数量近年来有所增加。芬兰的国鸟疣鼻天鹅(右图)的数量自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也越来越多了。

左图: © 芬兰旅游局/埃洛•凯米拉(Eero Kemilä) 右图: ©芬兰旅游局    熊(左图),猞猁,狼和狼獾等芬兰大型食肉动物的数量近年来有所增加。芬兰的国鸟疣鼻天鹅(右图)的数量自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也越来越多了。左图: © 芬兰旅游局/埃洛•凯米拉(Eero Kemilä) 右图: ©芬兰旅游局    熊(左图),猞猁,狼和狼獾等芬兰大型食肉动物的数量近年来有所增加。芬兰的国鸟疣鼻天鹅(右图)的数量自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也越来越多了。

芬兰近年来在自然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特别是在一些以前被捕杀或骚扰的大型动物或鸟类方面。芬兰的国鸟疣鼻天鹅的数量最近几十年来也越来越多了。

芬兰四种大型食肉动物熊,猞猁,狼和狼獾的数量增长在公众中引起了广泛讨论。在农村地区,大家都害怕这些食肉动物。虽然,如果发现某些单个动物有危险性的话,可以向有关机构申请特殊捕杀许可,审批过程也很简单。对于金鹰和白尾鹰数量的增加则没有引起很多争议。

有侵略性的物种是对全球生物多样性最大的威胁之一。国外引进的物种的快速传播会严重地影响到本国的生态系统。至今,只有几个物种在芬兰造成了问题。寒冷的气候提供了一定程度的保护,因为很多入侵者无法在北国的冬季存活。如果气候变暖的话,芬兰的生物多样性可能会遇到更多的问题。

链接 (英文):

亚里•吕第麦基(Jari Lyytimäki), 科学硕士,芬兰环境研究院研究员,2007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