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春,阿基·考里斯马基(Aki Kaurismäki)来到位于赫尔辛基西北约一小时车程处的卡勒基拉(Karkkila),与当地作家米卡·莱蒂(Mika Lätti)相约,一起去看一座废弃的厂房。
卡勒亚(Karjaa)河畔的老阿拉-埃马利(Ala-Emali)搪瓷厂的其他部分因商店和公司的入驻而在慢慢复苏,但引起莱蒂和考里斯马基兴趣的这个巨大空间弃而不用已经很久了。鸟儿从砖墙上破损的窗户飞进飞出,砖墙上仍然覆盖着厚厚的煤灰,那是这座工厂还在生产浴缸、平底锅和发动机零件的时候经年累月积累下来的。
考里斯马基拍摄的电影向来以对白少得不能再少而在国际上闻名。他转身就对即将成为他商业伙伴的莱蒂开口道:“这地方最适合开影院了。我们建一个吧。”
朴实无华的艺术空间
第二年秋天,莱卡影院(Kino Laika)开张。旧厂房被改造成了艺术化的工业风空间,高天花板厂房的一部分原始建筑特色被保留了下来,其中包括一个巨大的砖砌烟囱。
影院内设一个酒吧、一间会议室和一个约100座的电影放映厅。电影纪念品和经典电影海报都是其轻盈装饰的一部分。考里斯马基的影迷可能会认出酒吧的吧台,它曾在他的两部影片中出现过:《坐稳车,泰欣娜》(Pidä huivista kiinni, Tatjana,1994)和《尤哈》(Juha,1999)。
“我们开设莱卡影院的目的是为了纪念这个地区的历史感。”莱蒂说。他写过六本书,现在他的工作时间大部分都用在了管理影院和酒吧上。
“这种工业感与阿基几十年的电影布景设计经验结合了起来。墙壁上装饰着熟悉的蓝黄两种色调,影院空间里到处可见对其他电影和创作者的致意。”
家乡的感觉
该影院的名字也与考里斯马基的电影生涯有关。已故芬兰导演、电影历史学家彼得·冯·巴赫(Peter von Bagh)曾力劝考里斯马基将来一定要开一座名叫“莱卡”的电影院。冯·巴赫与阿基·考里斯马基和他的兄弟米卡·考里斯马基(Mika Kaurismäki)及另一位导演兼制片人安西·曼塔里(Anssi Mänttäri)共同创办了“午夜太阳电影节”(Midnight Sun Film Festival),每年六月在极北之地的小镇索丹屈莱(Sodankylä)举办。
“莱卡”这个名字之所以出名,是因为1957年苏联送入太空、成为地球上第一个进入绕地轨道的生物就是一条名叫“莱卡”的狗,不过“莱卡”也是考里斯马基给出现在他的电影《勒阿弗尔》(Le Havre,2011)和《波西米亚生活》(La vie de bohème,1992)中的两条宠物狗起的名字。这两条狗的剧照被挂在了影院墙壁上醒目的位置。
考里斯马基(生于1957年)在芬兰南部小镇奥里马蒂拉(Orimattila)长大,他的许多电影是在赫尔辛基拍摄的。之所以选择卡勒基拉作为影院所在地,主要是因为他现在部分时间住在这个人口仅8700人的小村镇里。莱卡影院也举办现场音乐表演,在这个号称“艺术家飞地”的地区内已然成为了一个文化中心。莱蒂估计,30%的顾客是从首都地区专程慕名而来的。
“卡勒基拉给了我们这么多恩惠,我们想给予落户的地方一些回馈。”考里斯马基说:“把小镇变成城市有一系列事情要做,这算是在清单上新打了一个勾吧。”
“有过去”的男人
多年以前,考里斯马基在赫尔辛基开了一家名为安多拉(Andorra)的电影院,并附设了两个酒吧:科罗纳(Corona Bar)和摩斯科瓦(Kafe Moskva)。2019年租约到期后没能续约,促使他有了从头再来的想法。
“毫无疑问,这些事情对莱卡影院的诞生起了一定作用。”莱蒂说:“卡勒基拉从来没有过像样的电影院,所以我们决定现在是时候建一个了。”考里斯马基是一位自学成才的创作型导演,也是第一位获得戛纳电影节大奖的芬兰导演(2002年,获奖影片是《没有过去的男人》【The Man without a Past】),当老板看起来也是亲力亲为的。
“夏季最忙的时候,他带头收拾桌子和洗碗。”莱蒂说:“这也不奇怪——阿基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斯德哥尔摩的一家餐馆里洗盘子。”
另一位在戛纳电影节上获得过大奖的芬兰导演是尤霍·库奥斯马宁(Juho Kuosmanen),他在2021年因影片《6号车厢》(Compartment No. 6)获奖。这部影片也是莱卡影院2021年10月开张时放映的第一部电影。
电影品种丰富
莱卡影院放映的电影种类广泛,从好莱坞大片到文艺电影均有囊括,并且着重介绍芬兰导演的作品,如米科·麦利拉赫蒂(Mikko Myllylahti)和阿列克西·萨尔门贝拉(Aleksi Salmenperä)。顾客还能在同一栋建筑内的餐厅用餐,在桑拿房蒸桑拿,在精品店购物,并从露台上俯瞰河景。
在本文撰稿时,考里斯马基的最新电影《枯叶》(Dead Leaves,2023年)正计划在莱卡影院试映,同时还有独立流行乐二人组Maustetytöt的现场表演,这个组合也参演了这部影片。
“看到卡勒基拉的居民如此踊跃地来看电影,我们再高兴不过了。”莱蒂说。
有趣的标牌
在这张照片中,米卡·莱蒂(左)和阿基·考里斯马基举着一个牌子,上面原本写的是“Uuni No. 4”,即“4号炉”。后来有人加了一个“D”,变成了“Duuni No. 4”,也就成了“4号工作”。是谁加了这个“D”,又是为什么呢?
“我们在一个搪瓷炉上发现了这个标牌,为了给影院让路,这个搪瓷炉是非拆掉不可的。”莱蒂说:“托米·瓦尔罗斯(Tomi Wahlroos)为我和阿基在工地上拍了这么一张手持标牌的照片。”
“这张照片拍得很好——我们实际上的确是在工作,在废弃的厂房里建电影院——所以就把它用在了我们的宣传材料里。‘4号工作’很好地反映了我们的心态:我们既是在为芬兰电影文化工作,也是在为我们的家园卡勒基拉工作。”
他们很快就弄清楚了这块标牌背后的完整故事。
“字母‘D’是1993年加上去的,当时在这个厂房里举办了一个艺术展。”莱蒂说:“准确地说,是卡勒基拉本地的艺术家佩尔蒂·萨尔门约基(Pertti Salmenjoki)加上去的。他在搪瓷炉里创作了一件名为“4号工作”的艺术品,不过那件作品现在已经不见了。”
——文本框中的文字:Peter Marten
Michael Hunt 撰稿,2023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