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音乐舞台上的四名口琴演奏家

在口琴四重奏斯万呈现在世界音乐舞台上之前,大多数人都不知道口琴原来可以听上去是这样的。

在北欧金属乐狂热的笼罩下,一个可能更为引人入胜的演变正在悄悄进行。从芬兰传统音乐的世界里,已经浮现出一种崭新的声音,标志着芬兰已上升为一个严肃的世界音乐制作人。

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芬兰在非古典乐的国际舞台上基本上一直默默无闻。文化和时代的变迁很快改变了这一切: HIM, 夜愿(Nightwish), 雷斯魔(The Rasmus)和Lordi如今已经在欧洲的摇滚明星界建立起了自己的地位,在美国也有巡演。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具有传统音乐背景的芬兰音乐家们也在尝试将他们的风格发展为一个全新的模式。这一尝试给其他人打开了一扇进入的大门。现在,基于芬兰民族音乐的新一代音乐已经是大家所熟知的世界音乐运动的一部分,也是它的成果。

世界音乐以及古老如何重又变为崭新

世界音乐这一概念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诞生了。那时候,摇滚音乐家彼得•卡布理耶尔(Peter Gabriel)创立了沃马德( WOMAD)机构和真实世界(RealWorld)唱片公司,以支持非西方音乐在西方市场的流通,并增进音乐家跨越文化的界限,在一起演奏并互相学习的机会。 它使得世界各地音乐风格以新颖的方式融合在一起,并重新唤起了大众对于传统音乐的好奇。

“沃马德成立之时也正是欧洲的共产主义解体的时候,旧的概念和结构被对于事物的新的认识所替代。这不但影响到了政治,也同样影响到了文化。世界音乐的构思便正是这一转型时期的产物。” 赫尔辛基民族音乐和世界音乐的专家阿伊多唱片公司( Aito Records)总经理佩卡•莱赫蒂( Pekka Lehti)如此分析。

据莱赫蒂先生介绍,世界音乐也唤醒了不少国家对于自己本国音乐本源的新的兴趣,也使得年轻音乐家更容易去追求自己的传统音乐,而不是古典乐或摇滚乐。世界音乐也象征了跨文化的交流,仿佛忽然之间就可以更为自由地把新旧元素混合在了一起。

斯万(Sväng): 赋予口琴新的定义

2005年,斯万在东京

2005年,斯万在东京照片: 埃洛•格伦斯特洛姆(Eero Grundström)

口琴四重奏乐队斯万赋予了口琴这一经常被忽略的乐器一种崭新的表现力,这也正是当代芬兰民间音乐在国际音乐舞台上争取立足之地的很好的例子。乐队深深地扎根于芬兰的传统音乐,但也加了很多世界音乐的调料。它是几年前在赫尔辛基西贝柳斯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系的一个学生项目中很偶然地被成立起来的。自创立初期,民族音乐系就是哺育芬兰民族和传统音乐人才的当仁不让的一片土壤。

斯万从一开始就注重谱写和演奏他们自己的音乐,并推进口琴的极限。成立后没多久,他们就成了芬兰民族音乐领域的知名人物,并被选为考斯基宁(Kaustinen)民族音乐节的年度民族音乐乐团。从此,斯万的音乐会日程就被排得满满的了,大多数是海外的演出,包括美国和日本。

乐队令人难以置信的成功秘诀有两个。“首先,他们的表演不是你所能想象得出来的,这一本身就是很有力的一个因素。他们做哪些你从来不曾听到过的创新的音乐,如果你是个乐迷的话,一下子就会觉得他们十分有意思。其次,作为音乐家,他们也是极其棒的,他们在现场交流互动得非常好。这是非常关键的,因为当你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乐队的时候,你首先要赢得现场的观众。然后唱片销售才会增长。” 莱赫蒂说。

约郭•归哈拉

约郭•归哈拉© 斯万

约郭•归哈拉(Jouko Kyhälä)是斯万乐队的主动力,也是唯一得到西贝柳斯音乐学院音乐博士学位的芬兰口琴演奏家。他对乐团的日程作了这样的解释,”我们与传统风格背道而驰。口琴四重奏过去只是一种新奇的表演,用一个难以置信的乐器演奏一些轻松的古典音乐。而我们却谱写自己的音乐,而且只创作我们所喜欢的这类音乐。不同文化和不同时期的影响在我们的音乐中融合为一个整体,因为我们有自己的声音和方式。”

观众和评论家都赞赏斯万独特的风格和富有感染力的热情。约郭•归哈拉强调了乐团自然和自发的工作方式。”你可以说,斯万有着一种自然的概念。没有人设计或者包装我们。我们就是这样凑到了一起,为我们所能够做的事情而激动,然后决定开始前行。”

音乐迷,网络和很多艰辛的工作

但仅靠聪明是不足以凭着这相对来说很新的表现方式进入世界音乐名人圈的,即便市场比流行乐或摇滚乐的制作机器更小,或者更紧密。必须积极维持老的关系,并创建新的关系,而且还要不断和变化的时代保持同步。

莱赫蒂和归哈拉把斯万的核心观众群简单地定义为”乐迷”, 也就是被对于音乐和其它文化的浓厚兴趣结合在一起的多样化的人群。他们并没有特殊的目标观众群,虽然归哈拉开玩笑地说,”如果我们想要赚大钱的话,就应该注重经济状况不错的中年妇女。她们是最积极的文化产品消费者,而且,也有钱在音乐会之后购买我们的的唱片。”

2006年7月在德国鲁多尔施塔特(Rudolstadt)的舞台上

2006年7月在德国鲁多尔施塔特(Rudolstadt)的舞台上照片: 埃洛•格伦斯特洛姆

缺少目标观众群的分类,再加上世界音乐和传统音乐的公司通常规模较小,斯万就必须非常依靠个人的关系网,公司对公司的联络以及现场演出。个人,尽职的代理商或者海外代理在把国外艺术家介绍到新的市场方面也是必不可少的。

但是规模小也有很多优势。”新的通讯技术和社交网络对于大的传媒公司来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莱赫蒂说,”潮流周期相比以前变得更为忙乱和难于管理。大公司很难亦步亦趋地跟上。而对于已经习惯了合作和利用网络作为销售和信息渠道的小公司来说,国际会议和展会是结交各方人士和开拓新疆域的关键场所。比如,在WOMAX这样的大型活动上面对行业中的主要人物进行现场表演,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对斯万来说这可能意味着打开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2010年5月27日,斯万也应邀在上海世博会芬兰日的大型晚会上进行了表演。

面向国际市场的芬兰音乐

如果浏览一下从事世界音乐的芬兰艺术家的网站的话,可以发现他们正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斯万, 玛利亚•卡拉聂米(Maria Kalaniemi), 奇摩•波宏拿(Kimmo Pohjonen), 瓦勒迪纳(Värttinä), 马勒古•莱比斯多(Markku Lepistö)和其他一些艺术家都非常忙碌,似乎在各个地方进行演出。

但是,出自芬兰对于海外的唱片公司,代理和音乐会推广者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莱赫蒂说,”这并不意味着什么。” 他又补充道,”任何传统音乐在本国背景下都具备很多意义。然而当你在国外的时候,进行音乐会或者销售渠道合同谈判的时候,这些意义就是无关紧要的。当一个和这一文化毫无关联的外人听到这个国家的传统音乐的时候,这一音乐就变成了世界音乐。我们向海外推销我们的艺术家的时候,如果使用北欧音乐这个词,则会更容易一些。因为在世界音乐圈子里,北欧音乐已经代表了一种特殊的含义。而芬兰音乐则还不十分为人所知。”

另一方面,斯万乐队的约郭•归哈拉非常坚定地认为,乐队会保持并公开地展示他们和芬兰传统音乐的关联。”我们希望每一位观众都知道我们是芬兰的。如果他们在来观看我们演出之前还不知道的话,演出之后他们一定会知道的。我们音乐的根系现在在,将来也还是会在芬兰。我们的音乐继续会保持一部分巴尔干和其它文化的影响。也许有一天,我们也会向古典音乐会拓展。但是不管怎样,我们都会保持是一个芬兰的乐团。”
 

马勒古•拉特瓦能(Marko Latvanen)撰稿, 2007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