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尔辛基海滨桑拿的复兴热潮

赫尔辛基新添了几处美轮美奂的桑拿建筑,海滨风景线因此有了显著改变,游客和本地居民又多了几处可以体验纯正芬兰桑拿的公共桑拿房,享受完桑拿后还可以跃入波罗的海的怀抱中清凉一番。

芬兰最著名的建筑大师兼设计师阿尔瓦·阿尔托(Alvar Aalto)曾说:“形式必须要有内容,而内容必须与大自然相关联。”赫尔辛基新建的海滨桑拿房可以说是为这句名言矗立的纪念碑。尽管“蒸汽”桑拿房(Löyly)、阿拉斯海水泳池(Allas Sea Pool)和文化桑拿(Culture Sauna)都在设计上动足脑筋,且对周围自然与人文景观显示出了足够的尊重,让游客得以体验冷冰冰的波罗的海与热腾腾的桑拿浴的冰火两重天。

“蒸汽”桑拿房(芬兰语Löyly一词的发音实在是难以形容——你最好找个芬兰人,让他/她亲口念给你听)的建筑设计彰显了芬兰式木结构建筑的特色。这座建筑由Avanto建筑师事务所设计,低矮贴地,生态环保(使用芬兰森林管理委员会认证的木材),依海岸线曲线而建,利用的是目前正在重新开发的原工业用地。

蒸汽与海景

“蒸汽”桑拿房虽然是木质建筑,却与礁石嶙峋的海边风景完美融合。

“蒸汽”桑拿房虽然是木质建筑,却与礁石嶙峋的海边风景完美融合。摄影: Karen MacKenna

建筑师旨在设计一种与周遭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的有机结构。经过热处理的松木窄条构成保护性覆盖面,同时也隔出水平的窗口,不仅透进光线,也能让浴客观赏海景。渐渐地这些木条将会变成灰色,与周围礁石的颜色难分难辨。

löyly 芬兰语löyly 的意思是水浇到滚烫的石头上之后升腾起来的蒸汽。芬兰人还用这个词来表示在桑拿中所能体验到的深层次感受——一种灵魂涤荡、心灵纯净的感觉。在“Löyly”的两间主桑拿房里就能体会到这个词的含义:一间是以木柴加热的普通桑拿房,另一间是烟熏桑拿房,桑拿后会在你的皮肤上留下甜丝丝的香气。在清冷的日子里来到这里,在两间桑拿房之间来回交替,蒸完桑拿之后再到冰冷的海水中去泡一泡,会感觉自己焕然一新。

“蒸汽”桑拿房是男女共浴的,所以请带好泳衣——这一点与“一丝不挂”的芬兰桑拿传统是有显著差别的。桑拿房建筑内还设有餐厅,休息室里可供应香槟。

在海港畅游

去一趟阿拉斯海水泳池,你就能在都市海港中蒸桑拿和游泳。

去一趟阿拉斯海水泳池,你就能在都市海港中蒸桑拿和游泳。摄影: Karen MacKenna

阿拉斯海水泳池的确名副其实(allas 的意思是“盆地”或“水池”),在赫尔辛基市中心为大家提供独一无二的都市公共洗浴和游泳体验。

这一木结构spa建筑群由Huttunen-Lipasti-Pakkanen Architects建筑设计事务所与Marinetek Finland合作设计,所用的建筑材料是芬兰杉木。建筑群包含桑拿房、户外泳池、浮动平台,以及建在赫尔辛基海港内的休闲中心。

三座泳池中的两座全年开放,这样的条件独此一家。海水泳池使用经过过滤的海水,保持着自然水温,勇敢的游泳健儿可来此一试身手。两座淡水泳池(其中一座全年开放,冬季也不间歇)内的水温则保持在舒适的27摄氏度。

从泳池或海上平台上,可以观看集市广场前海面上渡轮来来往往的热闹场面,也能望见总统府和其他地标建筑。背景中甚至还有著名的摩天轮。

两间桑拿房由烧木柴的桑拿炉加热,男女各用一间。根据芬兰桑拿的传统礼仪,在进入桑拿房之前应当脱得赤条条的,这与“蒸汽”桑拿房不合传统的穿着浴衣入内的做法形成鲜明对比。

风味纯正的都市怀旧桑拿

赫尔辛基的卡里奥街区内有两座建成于上世纪二十年代的公共桑拿房:Kotiharju(如图)和 Arla。

赫尔辛基的卡里奥街区内有两座建成于上世纪二十年代的公共桑拿房:Kotiharju(如图)和 Arla。摄影: Jorma Marstio/ Otavamedia/Lehtikuva

二十世纪初,赫尔辛基有几十处公共桑拿房。在那个年代,许多人去公共浴室洗澡。家家户户有自己的浴室、每栋公寓都配备桑拿房,是后来才发展起来的。在那个年代,去公共桑拿房洗澡,还是一种社交活动。

随着收入的提高,私人桑拿房受到青睐,公共桑拿房不再流行。保留至今的老桑拿房已经寥寥无几,在时代变迁的大潮中成为往昔记忆的见证。

在原工人阶层聚居的卡里奥(Kallio)街区,仍然保留着两座纯正的上世纪二十年代风情的桑拿房:Kotiharju 和 Arla。以木柴加热的Kotiharju(芬兰语中的意思是“家乡的山脊”)桑拿房内蒸汽温度极高,要尝试的话需要一些勇气。就在几个街区外的Arla桑拿房同样如此。坐有轨电车再开过几站,又有一家赫尔辛基曾经的人气桑拿房,叫做Hermanni桑拿房,最近经过翻新和重装修,配以纯正的上世纪五十年代家具,保留了其原始风貌。以上三处均为男女分开洗浴的桑拿房。

旧浴场中最雅致的一座要数市中心的禺乐约街( Yrjönkatu )游泳馆,同样建于上世纪二十年代。这里有以木柴加热的桑拿房、电热桑拿房、蒸汽桑拿房各一间。从私人包间可俯瞰漂亮的镶砖泳池,两翼的拱形结构有两层楼高。桑拿房供男女浴客隔天轮流使用,因此浴衣可穿可不穿。

当文化与桑拿相遇

文化桑拿为你提供亲密的、禅意般的体验,之后你还可以光着膀子跃入海中“冷处理”一番。

文化桑拿为你提供亲密的、禅意般的体验,之后你还可以光着膀子跃入海中“冷处理”一番。摄影: Karen MacKenna

赫尔辛基公共桑拿房的这一轮复兴热潮,始作俑者可以追溯到文化桑拿(Kulttuurisauna),这个项目的建设是借2012年赫尔辛基成为“世界设计之都”活动举办地的东风,于2013年落成开放。

文化桑拿是赫尔辛基半个世纪以来新建的第一座公共桑拿房。桑拿房建在海边,坐落于麦利哈卡(Merihaka)区连片的混凝土建筑物前,低调而又精致。建筑师Tuomas Toivonen与艺术家Nene Tsuboi联手设计了这座结构紧凑的单层白色建筑,内部以烛光照明,燃木柴的炉子释放出强烈的热量,蒸桑拿刚好合适。

在亲密的、禅意般的体验之后,你不妨光着膀子跃入海中“冷处理”一番。虽然在游泳的时候城市就在你的四周——这一边你可以望见发电厂,海的那一头就是备受游客青睐的格鲁努哈卡(Kruununhaka)街区,你却感觉城市的喧嚣仿佛远在千里之外。一杯浓郁的沙棘果汁是桑拿之后完美的养生饮品。

赫尔辛基公共桑拿房的复兴令人欣喜,不过大多数芬兰人会告诉你:在野外海边或湖畔僻静之处蒸桑拿才是至高享受。如果有机会前往这样的处所,你就能更深切地理解芬兰人的精神世界了。

Karen McKenna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