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芬兰一所大学内国际合作研究如火如荼

你永远不可能知道会在罗瓦涅米市的北极中心(Arctic Centre)遇见谁。每位研究人员和学生都有自己的故事,讲述他们是如何来到芬兰北部的。

北极中心是芬兰首屈一指的北极研究所,由位于罗瓦涅米的拉普兰大学运营。罗瓦涅米这座城市毗邻北极圈下方。北极中心坐落在Arktikum大楼内,这栋建筑是当地的地标之一,大楼内还有一个科学中心兼博物馆。

自30多年前成立至今,国际合作始终是北极中心的一项重要原则。截至本文撰稿时,该中心有来自11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约50名员工。其中有些人拥有长期固定职位,有些人只是担任几个月的访问学者。该中心也派遣人员参与国外的项目。

爱上芬兰拉普兰

A building whose centre is entirely composed of windows is surrounded by a lush park with green trees.

Arktikum大楼的中庭与芬兰拉普兰广袤的风景融为一体,城市之外就是北极风光。照片:Matti Kantola

现任Arktikum科学中心展览总监的尼古拉斯·冈斯莱(Nicolas Gunslay)1997年来到这里的时候,已经有其他国际研究人员在此工作了。冈斯莱当时正在斯特拉斯堡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他来这里是做关于北极原住民的身份认同和民族振兴工作的实地调查。

“原计划只待九个月,但很快我就发觉自己不想走了。”他说。

他留下来的主要原因是良好的生活条件。“我真的爱上了拉普兰。”冈斯莱说:“我第二次来这里时,把所有的东西都带来了:我的滑雪板,我的自行车,我的钓鱼装备——我猜行李差不多有60公斤重。”

冈斯莱认为,整个北极中心及全体工作人员都受益于开放的氛围,这是他在这里亲身体验到的。他说:“每个来自芬兰国外的研究人员都会带来他或她自己的联系网。不是多增加了一个人,而是整个新的联系网。”

不仅仅只是森林遍布

Two men and one woman are standing in front of a large window and conversing.

左起:卡姆鲁尔·侯赛因、亨利·瓦伦与卡塔琳娜·海因里希正在讨论他们在Arktikum的计划。日光洒入他们所在的玻璃中庭,在此也能欣赏外面公园的景色。照片:Lisa König

环境与少数族裔法北方研究所(Northern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and Minority Law)的研究教授兼所长卡姆鲁尔·侯赛因(Kamrul Hossain)是20世纪90年代末从孟加拉国来到芬兰的。

“我一直对北欧国家很着迷,尽管我对它们了解不多。”他说:“关于芬兰我唯一知道的,就是这个国家到处是森林。但朋友给了我一份赫尔辛基大学的宣传册,其中包括这个国际硕士学位课程的申请表,我当时想,何不试试?”

侯赛因在赫尔辛基学习国际法。后来,他在一个与所学专业不太一样的领域找到了一份工作:环境与少数族裔法。2007年他来到罗瓦涅米,从事为期四个月的研究工作。“到今天我还在这里。”他说。

“我认为这里的工作环境很独特,很国际化。我们与来自世界各国和各大洲的学者合作。英语是首选工作语言,即使芬兰同事也都主要使用英语。”

近距离观察

A woman in a winter hat peers at a tray of snow crystals by putting her eye to a lens that is close to the tray.

玛丽娜·法尔克来到芬兰拉普兰,尝试在偏远的北方生活,并积累研究北极雪的实践经验,她说北极的雪在结构上与阿尔卑斯山的积雪不同。照片:Lisa König

这里也有短期访问者,例如来自德国汉堡大学的玛丽娜·法尔克(Marina Falke)。她来拉普兰工作几个月,为她正在撰写的综合气候系统科学的硕士论文做雪测量。

“这是我第一次见到北极的雪型,其结构与阿尔卑斯山的积雪差异很大。”她说:“我的导师建议的是一个只包括建模的硕士课题,但我认为,进行实地考察和加入到现场研究小组中去很重要。”

“我想做这个交换生,实地看看我在研究的东西,也借此机会了解一下自己将来是否有可能在芬兰工作。”

她尤为喜欢北极中心脚踏实地的工作氛围。她说:“我觉得在这里,研究主管真正尊重人本身,而不仅仅是看他们能取得什么成就。”

做真正有趣的事情

A woman is cross-country skiing on a sunny day, with mountains visible in the background.

对于生活在芬兰北部城市罗瓦涅米的卡塔琳娜·海因里希和其他研究人员而言,绝佳的滑雪机会是在本地工作的天然福利。照片鸣谢 Katharina Heinrich

初级研究员卡塔琳娜·海因里希(Katharina Heinrich)也来自德国,在德国学的是经济学和管理学,之后在冰岛又获得了两个硕士学位,一个是极地法律,一个是海岸与海洋管理。搬到冰岛,对她而言是跨出了一大步,因为“这样我就能做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情了”,她说。

海因里希在2021年来到北极中心算是一种巧合。一开始她是为了申请攻读拉普兰大学博士学位而寻找导师,碰巧联系到了正在北极中心工作的一位研究教授。

“他回答说他可以做我的导师,同时也给了我参加这个项目的工作机会,他们恰好正在寻找与我背景完全相同的人。”她说,“这真是超级酷的,因为我得到了体验研究工作的机会,而且可以在还没有开始读本专业博士课程之前看看我是否真的喜欢这个专业。”

对海因里希来说,在一个国际团队中研究北极课题是有意义的。“这么多国家都对北极感兴趣——不仅限于北极国家。”(北极国家包括芬兰、瑞典、挪威、丹麦、冰岛、加拿大、美国和俄罗斯。)

新观点新视角

Several hikers in summer garb walk along a trail surrounded by green forest.

住在罗瓦涅米,你可以就近去芬兰拉普兰的众多国家公园游览,例如帕拉斯-禺拉斯(Pallas-Yllästunturi)国家公园,它也恰好是全芬兰最受欢迎的国家公园。照片:Aku Häyrynen/Lehtikuva

正在做博士研究的亨利·瓦伦(Henri Wallen)来自罗瓦涅米,是在北极中心工作的芬兰人之一。他是在完成了社会学的学习后于2015年加入的。

“目前,我主要是为CHARTER项目做定量建模和分析。(“CHARTER”是“CHanges in ARctic TERrestrial biodiversity”即“北极地区生物多样性变化”的缩写。)”他说,“这是一个欧盟地平线(EU Horizon)项目,所以本质上非常国际化。”

瓦伦很喜欢这种国际氛围。他说:“研究人员进进出出,带来新的观点和不一样的视角。我想这是研究工作卓有成效的主要原因之一。”

同时,像瓦伦这样的芬兰工作人员为研究工作提供了根基,因为他们自然与当地社区和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撰稿:Lisa König,2023年6月

丽莎·科尼系(Lisa König)是从德国来到罗瓦涅米的。2023年春,她在北极中心从事科学宣传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