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苏”初到芬兰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那时他还是个翩翩少年。在克服了融入芬兰社会的障碍之后,他成了芬兰外来移民群体的代言人。
记者、翻译、政客、社会教育工作者……阿布拉西姆·“胡苏”·胡赛因(Abdirahim “Husu” Hussein)身兼多种角色,但无论做什么工作,他最重要的使命只有一个:
“把世界变得更美好。”这是他的宣言。“我能改变一个人是一个。但是要改变别人,我首先必须先改变自己,每一天都要做得比昨天的自己更好。如果发现路上有碎玻璃,我就一定会把它除去,不要烦劳后面路过的人去清扫。”
这个比喻就是22年来他在芬兰生活的写照。
胡赛因年少时就从索马里摩加迪沙来到芬兰,如今他逐渐成为芬兰外来移民群体的代言人。他不满足于做一个消极被动的新芬兰人。他坚信,无论年龄、出生地、宗教信仰、母语和职业的差异,在芬兰人人都应当是平等的个体。
克服障碍
1994年,刚刚在芬兰图尔库地区落脚的胡赛因生活困难重重。当时芬兰正从经济衰退中复苏,外来族裔人口极少的芬兰并没有做好让突然出现在家门口的难民融入进来的准备。
而原本就处于芬兰社会边缘的少数群体,这时又开始将自己的不满发泄到这些外来移民的身上,这种情况无异于雪上加霜。
然而面对如此的敌意和困难,胡赛因仍将自己的新国家看作是充满希望的土地。
“只要你进入了这里的社会体制,你所需要的一切几乎都不缺。”他回忆道。“从一个什么都缺的国家来到这里,让我感到十分震撼——免费上学,免费看病,有房子住,有人权保障,能畅所欲言而不用担心受到迫害。”
胡赛因很快就意识到,他首先必须能讲当地的语言,然后他发表的意见才会有人听。
胡赛因回忆道:“我的芬兰语不是在课堂上学的,而主要是通过交谈、交朋友以及看书。不过这个过程非常艰辛,至今我仍感到要掌握这门语言绝非易事。”
胡赛因在语言方面的技能让他成功地找到了第一份工作,这是一份学生暑期兼职照顾老人的工作。看到芬兰人将年老的社会成员交给他人照看,这对胡赛因而言是开了眼界,因为他是在以家庭为核心的社会中长大的,反差极大。
许多人觉得这种文化差异是难以调和的,胡赛因却决心要成为活跃的社会一份子,他做过厨房帮工,端过盘子,当过清洁工、推销员、出租车司机,后来进入大学社会科学专业深造。
振臂高呼
胡赛因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他的执着。然而看看身边的其他移民,很明显并不是所有人都像他一样很好地融入了芬兰社会。胡赛因认识到他必须要做点事情来改变这种状况。
“假如你希望把世界变得更美好,那么你首先必须掌握一定的政治权力。”他解释道。
明在芬兰人人都能各得其所。他强调他与其他“新芬兰人”一样,是不能被轻易贴上标签的。除了是非洲裔,他还是穆斯林、孩子的父亲、异性恋、非素食主义者——而不仅仅是一个“移民”。
后来胡赛因找到了另一个与公众展开积极对话的重要途径,他与喜剧演员阿里·贾汉吉里(Ali Jahangiri)携手制作了每周一集的广播节目“阿里与胡苏”(Ali ja Husu)。节目开办三年半的时间里,他们两人从移民的视角观察芬兰社会现象,以幽默的风格和精辟的洞见征服了芬兰全国的广播听众。2016年6月胡赛因才终于告别了广播电台的麦克风。
纯粹的幸福
与此同时,胡赛因还积极参与各种社区项目。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或许是“摩尼赫里”(Moniheli)。这是一个他与其他人联合创办的、全部由移民管理的非政府组织,旨在将各种多元文化组织联合起来,推进移民的权益。
他还担任了芬兰咨询集团公司的初级顾问,将其影响力扩大到帮助芬兰技术向外出口、把芬兰特产和服务带到东非的工作。
这样孜孜不倦地忙于开拓性的事业,难免让人担心胡赛因究竟是靠什么来放松自己紧绷的神经的?
“和家人在一起最让我放松。”他毫不犹豫地回答道。“我没有能力带他们周游世界,但是对于我们所拥有的一切我们感到很知足。”
James O’Sullivan撰稿,2016年6月
申请避难,过程漫长去年申请进入芬兰的难民人数激增,从2014年的3651人猛增到2015年的32476人。今年1月至5月1日,已经有2628人申请避难。2015年大部分避难申请者来自伊拉克、阿富汗和索马里。 申请进入芬兰避难,手续办理过程相当长。2015年,避难申请审批流程平均需284天完成。目前正在处理中的避难申请有21000多份,将来手续办理需要多长时间尚难预计。 据芬兰移民局的统计,去年总共作出了涉及避难申请的7466份裁定。其中1628人获得避难许可,251人获得居住许可,1094人的申请被拒绝。数千难民自愿返回,大多数回到了伊拉克和阿富汗。 如果你有充分的理由担心自己在祖国有可能受到迫害,可向芬兰提交避难申请。点击此处了解芬兰避难申请程序的详细信息。 获得在芬兰居留的批准之后,你将收到居住许可证,并被安置到某一座市镇。若你未获准在芬兰居留,则必须从芬兰和其他申根国家离境。 |